拜求<德川家康>书评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14:24:09
小弟正在读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,有些感慨.....但是不知道如何写书评,想求书评一篇,作为范本。评论可以针对某一细节,也可以谈论某一章节,但是需要写的具体可感,发人深省。至于分嘛,呵呵,全给出去也行,我快有500分了,所以大家请踊跃一下哈

2008年的冬天还没有到来,然而世界经济环境已早早地步入了严冬。并且,春天还不知在何处。

  在这个“冬天”,不少大大小小的企业倒下了,还可能有其他的企业会倒下,但更多的企业必将在冬天过后成长、壮大。

  在这个“冬天”,一套洋洋洒洒500万言的大书《德川家康》正在“受冻”最严重的江浙商界悄然走红,不少商界领袖一边苦思脱困之策,一边正认真研读这部书。

  一本来自异国他乡的历史小说为何能够受到江浙商界领袖的青睐呢?

  德川家康一生经历的日本战国时代,正是日本历史上最混乱、最险恶的时代,几乎每天都命悬一线,一步不慎,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其“战国三雄”中,织田信长最具开天辟地的王者之气,但他起于武功,也败于武功,在即将统一天下之际却因部下谋叛而身死国灭。丰臣秀吉长于变通,赢于“太极”,但终因好大喜功和根基不稳而迅速衰落。反观德川家康,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,何以能面对危局逢凶化吉安然脱困,最终成就大业?

  那是因为,德川家康乃是日本“菊与刀”文化的典型代表,稳扎稳打步步为营,忍常人所不能忍,面对每一次危局,都能找到一条最好的化解之道。原来,在这部书中,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危局的一些行事原则和谋略。难怪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:每次在政治上遇到麻烦,我便设想德川家康会怎么解决,然后,我得到了答案。并且《孙子兵法》与《德川家康》,被认为是对日本现代企业影响最大的两本书。

  德川家康以人质之身崛起于三河狭地,一生身历险境无数,战事方面除三方原一战之败,就再无败绩,政事方面常遇危局却总能安然脱困——他为什么总能找到最好的化解之道呢?危局不可复制,面对危局的脱困之道也不可复制,但应对危局的几个原则,却可大致总结。

  原则一:活着就是硬道理。

  面对危局,德川家康的第一原则是:活下去。即使织田信长逼他杀妻灭子,他也立即动手;即使丰臣秀吉逼他迁出他经营了30年的根据地,他也决然从命远迁关八州。

  既能忍得一时,又能忍得一世,这就是德川家康。但忍得一时绝非目的,还必须在忍耐之中保全将来足以东山再起的本钱。于是,在丰臣秀吉逼他迁出根据地时,他带走了两样东西:一是军队,一是粮食。至